“大城小事,小事不小”,居家养老和适老化改造直接影响着社区每位居民的生活幸福感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,如何为老年人打造居家养老的适宜条件,已然成为社区治理进程中亟待攻克的重要民生课题。日前,“大城小事”第八期——一场以“在家,‘老’有意思”为主题的大讨论在静安区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进行。此次活动邀请了社区居民、居委会、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、养老领域专家、设施改造企业、相关社会组织等100多位代表共同参与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生活经历,围绕居家养老话题畅所欲言。“居家适老怎么改?改造经费谁来出?如何缓解老年人就医难题?社区、公益组织、专业性机构、经营性企业,能提供哪些服务?”这些困扰社区居民已久的痛点难题,在活动现场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。社区志愿者、居民区书记、适老化改造企业代表、社会组织代表等纷纷现身说法,分享了各自在居家养老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。
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相关负责同志针对适老化改造政策、政府补贴范围等专业问题,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回应。
“今年4月起,上海将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市级补贴从每户最高3000元提升至5000元。”政策力度加大的背后,是对老年人“原居安老”需求的精细化回应。“只有将顶层设计与需求排摸相结合,依托‘四百’大走访,一方面鼓励老人‘走出来’融入社区,另一方面将定制服务‘送进去’精准对接失能、独居等特殊群体,才能让适老化改造从‘纸面政策’切实转化为老年人可感可及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”静安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此次活动回收了1.9万份线上调研问卷,网络直播吸引了近128万人次市民在线收看收听,形成了多方共同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的良好氛围。居民相关意见建议将及时整理并反馈相关部门,作为人民建议征集重要成果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